中共辽宁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无障碍浏览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经验交流

【字体:   打印本文
辽阳市坚持问题导向 着力规范机构编制管理
发布时间:2024年10月29日来源:

  近年来,辽阳市委编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构编制工作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以本次机构改革为契机,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规范机构设置、优化职能配置、从严编制管理,不断增强机构编制管理实效。

  一、坚持从严从实,纠正和防止叠床架屋设置机构问题

  针对市县两级部门及内设机构分工过细、为设置机构而设置机构等问题,以本轮机构改革为契机,坚持靶向发力,进一步规范市县两级机构设置。一是紧密结合区域特点,科学合理设置机构。在确保机构职能体系完整、上下贯通的前提下,市县两级不盲目设置机构,市本级空余3个机构限额、县级空余6个机构限额,为下步改革留出空间。针对白塔区叠床架屋设置的城市更新局、经济合作局、国资局予以撤销。为加强全市招商引资工作,将文圣区、太子河区挂牌设置的商务局调整为独立设置,实现招商引资职责市县贯通。二是坚持从严从紧原则,规范内设机构设置。从严控制部门内设机构数量,将相同相近的职责交由一个内设机构承担,促进内部职责和业务融合,原则上50名以上编制的部门中5名编制以上内设机构数量不低于内设机构总数的1/4。出台《关于规范市直事业单位内设机构设置标准的意见》,按照综合性、业务性内设机构分别设定基础标准,经过调整,44个市直处级事业单位精减内设机构68个,精减率10.8%,其中综合性内设机构减少31个,有效解决机构重叠、分工过细、设置不规范等问题。三是坚持依法依规,规范县级人大常委会工作机构设置。针对县(市、区)人大常委会工作机构设置不一、名称比较混乱等问题,在深入研究地方组织法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县(市、区)人大专门委员会设置、人员编制等因素,按照本次机构改革要求,切实调整优化县级人大常委会工作机构设置,7个县(市、区)共撤销人大常委会原工作机构28个,均统一规范设置办公室、法工委、预算工委、代表工委4个工作机构。

  二、坚持精准定责,着力解决职能交叉边界不清问题

  按照“一个事全链条”的原则,明确责任分界点、衔接点,防止职责不明、监管空白。一是优化部门职责,确保上下贯通。研究制定《关于市直部门职责调整的意见》,按照“一类事项原则上由一个部门统筹、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的原则,调整划转18个部门职责。二是优化内设机构职责,补强履职短板。全面梳理市直党政部门内设机构职能配置,在深入评估部门核心职能履行情况的基础上,着眼理顺职责关系,坚持靠前思维,跟进形势任务需要,对34个部门139个内设机构进行撤并转合,科学配置职能,确保机关高效顺畅运行。三是动态调整权责清单,厘清部门职责边界。按照“权责一致、有权必有责”的要求,以部门“三定”规定职能配置为基础,围绕规范权力运行、转变政府职能、优化营商环境为目标,积极发挥权责清单基础作用。今年初,系统梳理市直部门相关法律法规立改废释、机构职能调整、简政放权等情况,完成38个市直部门权责清单动态调整工作,共涉及3681项权责事项,推动部门全面正确履职尽责。四是规范乡镇(街道)职能配置,为基层减负赋能。印发《乡镇(街道)内设机构和事业单位职责及岗位设置的意见》,对乡镇(街道)7个内设机构和2个事业单位的职能进行规范配置。在全市50个乡镇(街道)单独设置党建工作办公室,强化乡镇(街道)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细化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平安建设、社会事务、综合行政执法等管理职能,确保乡镇(街道)有关职责履行得好。

  三、坚持过紧日子,从严从紧人员编制管理

  遵循编制资源全面节约、集约利用原则,坚持“好钢用在刀刃上”,着力解决编制资源配置不平衡的矛盾,优化编制资源结构。一是盘活用好行政编制资源。制定出台《辽阳市市级行政编制周转使用办法》,建立行政编制动态周转使用机制,拿出30名待分配行政编制,用于保障重大决策部署、重点建设项目、重要民生领域等用编需求。目前,已有10个部门共使用周转编制18名。二是严控事业编制总量。合理压缩事业单位人员编制规模,近两年收回空余编制800余名。对超编满编、职能弱化以及体制机制面临调整的单位,通过自然减员“退一减一”、“退多进少”、“只出不进”等方式实行特殊管理。对工作任务大幅度增加的单位,所需编制通过调剂解决。三是加大重点领域保障力度。积极支持教育、医疗、科技、人才等领域用编需求,推动编制资源向民生重点领域倾斜,使用170名编制招聘教师、医生为公益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保障。同时,着力破解历史遗留的编制问题,通过调剂方式先后解决了部分学校超编和编制不足的问题。四是严控市县两级事业编制使用。对县(市、区)年度用编计划实行事前审核、事后备案管理。市委编办根据全市事业单位自然减员、干部队伍结构和用编需求,分别制定市县两级年度事业编制使用计划,确保逐年压减财政供养人员。今年,市县两级使用事业编制仅400余名,全市财政供养人员将减少900余名。

【字体:   打印本文
  【附件下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