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 | 【打印本文】 |
鞍山市事业单位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 |
发布时间:2018年09月29日来源:鞍山编办黄俏静 |
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系列部署和要求,鞍山市提前谋划、加强设计、迅速行动、稳妥推进,把握“四遵循”,做好“四统筹”,将事业单位改革抓紧改、改彻底、改到位。全地区公益性事业单位由2055个整合为162个,精简比例达92.1%;全地区组建了以辽宁千山旅游集团为品牌的15个企业集团。
截至目前,鞍山市已于8月31日前全面完成了新组建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文件印发、领导班子配备、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对外正式挂牌等改革核心环节的标志性工作,新单位均已按照新职能有序开展工作。
一、以加强党的领导为遵循,统筹好“谋划与落实”
一是统筹谋划。成立了市委深化机构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先后组织召开市委常委会议3次、改革领导小组会议7次、协调推进会议8次,统筹协调全地区公益性事业单位优化整合和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工作,研究破解全地区改革涉及的困难和突出问题。制定了《加快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工作方案》、《市直公益性事业单位优化整合方案》和《市直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组建企业集团方案》,统筹事业单位改革各项任务,抓住重点环节,注重配套实施,切实做到任务统筹、方案统筹、进度统筹、力量统筹。
二是统筹组织。为确保改革按时全面完成,制定了改革时间表、路线图,明确工作责任、推进重点内容、改革方向目标,细化任务指标。统筹调配工作力量,合理部署工作任务,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形成任务链、责任链、工作链,确保改革按照规定的时间节点顺利完成。组成专题调研组,对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组建企业集团工作进行专题调研,形成拟转企事业单位改革风险评估表及一企一策情况报告。加强对县(市)区各类改革工作的培训和指导,统一优化整合比例,统一规范机构设置,统一县区改革进程,形成全地区事业单位优化整合、转企改制工作同步推进、同向发力、同频共振的工作态势。
三是统筹保障。为确保事业单位改革工作平稳有序,鞍山市委常委和市政府分管领导对事业单位改革工作实行分片包保和分工负责,即市委常委对县(市)区、开发区事业单位改革工作实行分片包保,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对公益性事业单位优化整合工作和生产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组建企业集团工作实行分工负责,加强正面舆论引导,做到谈心谈话全覆盖。加大对涉改事业单位人员的宣传教育,解疑释惑,凝聚共识,合理引导改革预期,平稳有序推进改革,及时化解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确保事业单位改革期间思想不乱、工作不断、队伍不散、干劲不减。同时制定印发了《关于在推进党政群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中严明纪律要求的通知》,全方位、全过程严明工作纪律,严格督查问责。
二、以改革精神为遵循,统筹好“机关与事业”
对标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方向、方法,紧紧围绕自然资源、市场监管、生态保护、扶贫开发等重点行业领域改革要求,在事业单位改革中加强调研,结合实际,相对应的整合组建了自然资源事务服务中心、市场监管事务服务中心、生态环境事务服务中心、农业农村发展中心(乡村振兴发展中心)等新的事业单位,确保与党政机构改革形成协同推进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三、以加强设计为遵循,统筹好“改革与服务”
围绕“双招双引”战略,整合组建“双招双引两个服务中心”:即人才服务中心和招商引资服务中心,切实为来鞍人才和投资创业者提供全方位、全流程、一站式、一条龙的便捷服务。围绕产业定位,整合组建“产业发展五大中心”:即先进装备制造和新材料产业发展中心、信息中心和大数据发展促进中心、技术创新与研发服务中心、文化旅游发展促进中心和农业农村发展中心,全面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全面振兴钢都提供坚实动力。
四、以“加减乘除”为遵循,统筹好“机构与职能”
一是优化整合做“加法”。将职能相同或相近的事业单位进行优化整合,将10个涉及检验检测的事业单位整合组建检验检测认证中心,统筹市直检验检测资源、仪器设备和场地场所,从而产生叠加效应。
二是精简压缩做“减法”。对职责单一、职能弱化和规模较小的事业单位,在总量上进行大幅度精简压缩,充实重点行业领域的事业单位。市直共调剂11个单位近160名编制,充实生态环境、市场监管、应急管理等重点领域,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三是优势互补做“乘法”。优化人员结构和科学配置行政资源。组建市信息中心,将市直19个信息中心全部整合在一起,实现编制资源的集聚和效能效率的释放,发生真正意义上的“化学反应”,从而达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效能倍增的最佳效果。
四是减撤并举做“除法”。破除机构设置的传统框框,该减的减,该并的并,该撤的撤。市直正副县级事业单位共减少41个,进而达到机构及职数成几何数率下降的目的。
【字体:大 中 小 】 | 【打印本文】 |
【附件下载】 | |
【相关新闻】 | |